教师教学发展

浅谈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建设

时间:2019-03-26  来源:学周刊   作者:吕学琴,许寻   点击:

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意义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广大师范生和其他社会人士获取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培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资源。”其形成发展经历了“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过程。目前,“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教材研究、教法改革,都还刚刚开始,因而,对其教材的研究有利于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纵观近十年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建设,一批高师院校的教师编写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教学教材,如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的“语文教学论”系列教材,倪文锦,谢锡金主编的《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无论是数量、理论视野、编写理念、结构体系还是编写人员组合方面,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都有较大的进步。但作为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教材编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分类不明确

1.教材与一般学术论著混淆。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高师 教师及研究教材的工作者,撰写出版的教材层出不穷,对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从我们对众多教材的分析和梳理中发现,当前一些选用教材晦涩难懂,缺乏基础性知识定位, 教材概念及阐述常常出现新名词、新理念,使人感到新异、陌生、费解,这无疑与一般学术论著混淆。

2.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界限不明。我们在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中发现,有的学校本科和研究生都开设同一本教材《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些教材后记说明编写 教材是基本定位本科,兼顾研究生和在职教师等。显然,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界限不明,这就造成在教学中本科教学重 点、难点不好把握,而硕士生教学拓展和学术研究深度不够的 现象。

(二)权威性教材缺失

近年来,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在出版数量上居高不下,但在教学用书的选择上一本难求,权威性教材缺失,原因如下。

1.教材内容不确定性。近十年来,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理论上虽然得到不断开拓,但教学内容却无定论。许多教材教学内容的编写随意性大,有语文课程论、语文教材论、语文教学论三个方面的编写,有语文课程论、语文教材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师论、语文教育发展史五个方面的编写,在此基础上有选编语文学习心理与方法,语文评价论和语文主体论,还有编写新课程的价值与语文教学的转型等。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材到底包含哪些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视角或方法论上的差异性,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2.编写质量的不确定性。教材的编写和修订绝非易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地涌出,众多学者 尽管呕心沥血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在教材的编写质量上参差 不齐。比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当前的一些概念在界定和 阐释上存在分歧甚至含混性。教材中的一些引文、注释、参考 文献在规范、科学和现代性上有所欠缺,造成知识性的偏差和 不严谨。一些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理论阐释虚空、不切实际的现象,缺乏基础理论向应用理论及应用技术转化的过程和方法,缺乏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

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策略

(一)精简明确,便于教学

教材是教学用书,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呈现知识,具有综合性和层进性,在知识的难易度方面要为学生量身定做。而学术著作是作者殚精竭虑研究的成果,学术性、前瞻性较强,在内容组成、编写体例、学生接受知识层度上考量不多。因此,作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应和学术著作进行明确的区别,作为教材,其学术性、前瞻性固然重要,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更值得关注,要用精简明确、正确无误、系统连贯、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便于学校教学和学生自学,注重教材的宜教性和可读性统一。“让读者看懂领悟是评价一本优质教材的首要标准。”另外,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要明确。在教学用书上教材要受其教学任务和读者的范围、特点与要求的制约,要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本科生和硕士生是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已有本科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培养学科科研能力。二者在教材的编写上,既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科系统性,又要严格遵守教科书的编写规范。本科教材应在基础理论上突出教学实践技能,硕士生教材突出教学理论性、实践性、教学改革和发展性的研究。

(二)编审严谨,凸显权威性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由于研究视角或方法论上的差异性,及受教材编者态度、水平的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教材在编写质量上的不确定性,使得该课程在教学用书上一本难求。高质量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内容的精要性和创新性,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应通过专家学者在学术共同体中取得共识的、核心的、成熟的、精要的知识遴选出来并进行科学论述,以充实和发展理论体系。教材的编写,要经历前期调研、编写的严谨、后期的审查等过程。前期调研是为了紧密联系中学一线语文课堂教学,避免教材编写上理论虚空。编写的严谨,是为了避免一些教材的编写东拼西凑、内容重复、排版粗制滥造。郭文安先生说:“教材尤其是高校教材也是一种科研,一种复杂的创作,它绝不是查查写写的简单的工作。”后期的审查至关重要,建立教材审核制度,聘请一批高水平的审核专家,是确保优秀教材产生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材内容和质量需经过学科专家进行科学论证,严格审核其科学性、专业性、启迪性、思想性和规范性。最后,教材引文、注释、参考文献在数量、质量、广度、规范性和新颖性方面都应有所提高,这样,便于增进它的严肃性、严谨性和学术含量。

(三)协作奋发,建设编写强队

首先,编写人员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编写教材是一项庞大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编写人员是各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教授、博士、任课教师、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相关部门的语文教育的研究员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化,便于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在学术共同体中达成共识,以充实和发展理论体系。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的参编,有效避免虚空理论的出现,进而促进高师语文教育教学和中学语文课堂的紧密结合。其次,实行主编负责制。要遴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担任教材主编,实行主编负责制,把好质量关。选好主编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主编熟悉参编人员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便于选出学术功底深厚,治学严谨的团队人员。优秀主编还具有统领全局、协调配合、勇担责任及保证教材编写质量和进度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将不断涌现,对编写高水平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与时俱进、孜孜以求, 奋发写作、力求教材建设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