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

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法,绽放教学魅力

时间:2019-09-29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2019年第8期   作者:李晶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学校思政课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对于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在各个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前中小学陆陆续续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地将道德层面和法治意义融合在一起,引导儿童健康、和谐、平衡地进行发展。

一、提高课堂时效性的多重情境构建

课堂中丰富有趣的情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成为了引导他们生活的指明灯,同时也深化了他们的道德认知。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科知识也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把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带入课堂当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艺术性地把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善待我们的“朋友”,在阅读角部分,提及街上的井盖由于被偷盗,无辜的小云在散步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许此刻学生正深深地为这样的事件感到悲伤难过,但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可以借助图片、语言、课件等创设情境,谈及生活中随处可见却视而不见的井盖问题。在大街上,很多井盖都张着“大口”,吞噬生命的井盖伤人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学生是熟悉的,能够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在与学生互动时,在追究“偷盗者”问题的责任上,我们可以在道德的角度进行谴责,辨别生活是与非,同时靠着道德的“余温”,还可以把它带入法律的层面,带领学生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即教材中“知识窗”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生活中故意损害公共设施的,比如路面上的井盖、照明灯等,依据国家法律对其是要进行处罚的。如此具备生活情境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认识到道德法律学习的实践意义。

(二)运用活动情境,深化生活所知

在课堂上开展的一些活动,是学生们深化和发展认知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情景:如合作情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一些问题,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角色扮演、调查生活等,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地模拟一些情景,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

《道德与法治》 课程中,二年级下册有一个专题是“绿色小卫士”,其中讲到“清新空气是个宝”章节时,其中“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质量”是环境教育中常被忽视却又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在追问“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时,书本上设计了“空气污染小调查”表格,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污染源”,教师要结合教材上的三幅图例进行说明:工业废气排放、农业秸秆焚烧、尾气排放。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将这份调查作业布置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充当“环保卫士”,从不同方面了解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污染源”随处可见。如学生提到,小区里物业定时给花草喷洒的农药,其药味会弥漫在空气中;每天上学路经垃圾桶旁,总会有淘汰了的旧式电容器或者变压器,这种低浓度的污染危害性是相当大的;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人们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是在除夕的晚上和正月初一的早晨。从学生调查成果汇报交流当中,教师可以感受到这种调查活动的实效性,学生真切体会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他们保护大气质量的责任感。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去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特别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挖掘,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学生探究真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预先设想学生可能有怎样的问题需要答疑解惑,并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引导,通过问题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从中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如,一年级下册《家中的安全和健康》这一章节,一个有趣的小标题“这样吃好吗”吸人眼球,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辨析餐桌上的不好行为,如“吃饭前,是否应该喝很多的水?”“能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当看到餐桌上没有自己爱吃的事物,是否可以离席而走?”“当非常饥饿时,可不可以狼吞虎咽,致使餐桌一片狼藉?”等。图片中的场景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学生会真切地想一想:这样吃,真的好吗?如此熟悉的餐桌情境,二年级的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强,肯定踊跃回答,一个又一个地进行否定,教师相机再接着发问,问题提示1:如果学生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会带来哪些不太好的影响呢?问题提示2:挑食会造成哪些不好的后果?问题提示3:狼吞虎咽,暴饮暴食的就餐举止带来的坏处会是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如上问题后,教师再提出最后结论性的问题:如果家人提出忠告时,自己能否接受,并进行改正?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说一说家人对自己还提出过哪些饮食方面的建议,如此一来,浅显的饮食问题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教师在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手段时,如果着眼于教材和课程的深度挖掘,着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课本上的话题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最基础的道德认知起点进行设疑发问,学生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和想法就会被激发起来,不会止于事物浅显的、表面性的解释,而是深入到事物内部追根溯源。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着重培养,其意义就体现在学生们今后生活中遇到事情会发问,会思考,会慢慢地接近真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责任感。

三、注重课程的评价模式,促进整体目标的达成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紧紧地和学生的生活感知、日常积累联系在一起。而评价又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评价会对课堂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养带来活力和生命力。课堂上,教师要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作为评价依据,尽最大努力发挥评价这一载体的激励作用,让他们在展示自己所学所得成果的同时,感受到收获的快乐。胡召霞老师曾指出,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多一些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实体验,唯有如此,这样的体验和想法所产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转化成一种外显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做时间的主人》这一节课,有一个教学环节——人人都能学得好,教师结合教材中的五幅图例,展示了几个学生在音乐、绘画、手工制作、人际交往、天文方面的长处,也让学生说明了自己身上的优势,并试着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人人身上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学得不够理想呢?”有经验的老师会知道,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学习难度在不断加大,学习上自然而然会出现分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会慢慢地质疑自己,经常出现泄气和不自信的情绪波澜,不敢在公共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主动好问热情并不高,现场回答情况不理想,于是放入小组内讨论是最佳选择。4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围绕老师的问题纷纷说起来,可以自身找原因,也可以由组员帮忙一起寻找。小组成员们一一发表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相继组织他们进行小组间的评论,看一看哪一个组员或者哪一组的发言最为精彩。有的组员指出,我组内的某某同学在帮助他人寻找原因的过程中,结合了生活中的小例子,还加进去了父母平常的教导,比较真实可信;有的组员补充道,她组的某某同学乐于助人,是从学习作业中寻找问题的,这样有助于今后学习的进步;还有的组员从声音的洪亮、表达比较通顺、胆大自信等层面评价彼此。评价的角度多种多样,学生间的探讨比较深入,教师再给予学生“终结性”的评价:“这节课,让老师真真切切听到你们的声音,看到你们身上的学习潜力,了解到背后的原因,真是太精彩了!刚才你们的评价也很到位,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学习潜力,毋庸置疑,你们的自信心也会倍增,今后各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的。”

从课堂内容的生成层面,其实不难发现,小组之间的评论在针对性和指导性方面会更胜一筹,教师在最后对学生总结汇报内容进行多元综合性的评论,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同时也激发了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开放性培养有效地得到了培养。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引导和促进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揣摩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创设一些情境,让课堂变得富有活力和智慧,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实践活动中评价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