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

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绩效研究——基于对北京市部分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

时间:2018-05-21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2018年第1期   作者:周逸先;   点击:

 

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绩效研究

——基于对北京市部分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

 

      一、引言

在管理学中,绩效通常指与组织目标有关的工作结果与工作过程的统一体。而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变和丰富的过程。据此,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绩效可以理解为是教师为了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由外部环境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其自身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变和丰富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教师专业发展行为的必然结果,既表现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取得的业绩,又表现为专业素质提升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普通中学教师总数60.4%2014年占 58.1%2015年占56.1%。说明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普通中学教师队伍构成的主体,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保证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以北京市部分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考察实践情境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效的具体表现和动态特征,从而为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编的《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和编制经过以下步骤完成: 首先,参考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及叶澜、申继亮、傅道春、李瑾瑜、张秀霞、王卓、李建辉、赵中建等人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访谈普通中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建构符合实际情境的评价指标和要点,形成初步调查问卷。第三, 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修订。最后,通过试测加以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问卷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工作学校类别等;第二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之一,客观描述部分,主要考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工作业绩,包括教学业绩、班级管理业绩、教育科学研究业绩; 第三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之二,自我评价部分,主要考察基于教师自我认知的专业素质发展水平,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第四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限于篇幅,本文对此项调查结果不作呈现。

调查根据目的性原则采取以学校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样本分布范围涉及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通州区、房山区、密云区等 10 个区 29 所学校。共发放问卷 976 份,回收 868 份,回收率 88.9%。调查实施时间为 2017 6 月至 7 月。问卷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 777 份有效问卷,有效89.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工作业绩

1.教学业绩

    (1) 课时数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平均每周 10课时(每天 2课时)以下的比例占60.7%16 课时平均每天超过 3 课时)上的比例为 5.8%。说明多数青年教师承担的课时量并不大,课时业绩不是很突出。

    (2) 任教毕业班的年限和比例

    通常,任教毕业班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学校和学生充分认可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成熟期和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经阶段。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68.3%的青年教师有任教毕业班或重点班、实验班的经历,只有 31.7%的青年教师没有此项经历。其中,教龄为 23 年和 45 年的青年教师分别有 39.8%60.7%人有一年以上任教毕业班的经历。说明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入职以后很快就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认可。

    (3) 主讲展示课次数

     在我国中小学教研体系中,展示课既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专业发展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发现,79.0%的青年教师近五年主讲过区级以上的展示课,说明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学校和教研部门的认可。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年均主讲一次以上展示课的比例并不高,只有 11.2%,这可能与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尚未达到真正的高阶程度有关系。

    (4) 教学比赛获奖次数

调查发现,最近五年有近 3 /4 的青年教师获得过评优课、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教学比赛的区级以上奖励,没有获奖的比例仅占 25.1%,说明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近五年获奖 6 次以上( 年均超过 1 次)仅占 7.6%,反映出教学技能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并不太多,极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还存在一定欠缺。

(5) 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的获奖次数

    一般来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一个标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9%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得过区级以上奖励,其中年均获奖 2 人次以上的占 17.4%说明多数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比较高的,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表现突出。      

   (6) 教学荣誉称号

教学荣誉称号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在775份有效样本中,有 139人获得了区级骨干教师以上的教学荣誉称号,占总数的17.9%,说明近 1/5的青年教师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优异。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在这部分青年教师中,其任教学科学生的平均成绩在本校同年级排位中等偏上的占70.2%,近五年承担过区级以上课题的占53.5%,发表过论文的占 71.1%。说明这部分青年教师不仅教学业绩突出,教育科学研究业绩也比较突出。

2、班级管理业绩

           (1)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年限及比例通常,担任班主任是中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次调查发现,78.4%的青年教师入职以后担任过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其中有 6(两轮以上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占青年教师总数的 27.9%,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且有超过 1 /4的青年教师表现比较突出。但同时也有 21.6% 的青年教师从未担任过学生管理工作,尤其其中有 6 以上教龄的占 27.1%。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业绩存在明显缺陷,且分布于各个教龄段。

     (2)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年限及比例

       众所周知,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是对教师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更高要求。调查表明,有 51.9%的青年教师担任过毕业班或重点班、实验班的班主任工作,49.1% 的青年教师没有此项经历,说明近一半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班主任工作奖励

      本次调查发现,40.9%的青年教师获得过校级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奖励,59.1%的青年教师从未获得过班主任工作奖励,这进一步说明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绩效不够理想。

      (4)班主任工作荣誉称号

班主任工作荣誉称号是衡量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教师班级管理绩效的集中体现。调查结果表明,30.9%的青年教师获得过班主任工作荣誉称号,其中大多数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未获得荣誉称号的占 69.1%。相关分析还发现,获得过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36—40岁,说明班级管理绩效比较突出的青年教师较少,且主要集中在 36—40 岁年龄段。

      3、教育科学研究业绩

     (1)承担课题

承担课题研究不仅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次调查发现,近 5年承担过区级以上课题的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 33.8%2/3没有承担过区级以上课题,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的科研绩效存在较大欠缺。此外,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也不高,近 5 参加过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的只占 59.0%,说明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的确不高。

    (2)论文发表

调查发现,最近 5 年,43.4%的青年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过论文,56.6%的青年教师未发表过论文。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青年教师的科研绩效不突出,科研能力和热情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相关分析还发现, 青年教师的论文发表与承担课题和任教学科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比较明显的正比关系。发表论文 1—2 篇、3—5 篇及 6 篇以上的青年教师中,承担过区级以上课题的分别占42.7%58.7%58.6%,其任教学科所在班学生平均成绩在本校同年级排位中等偏上的比例分别为 60.3%67.9%93.1%。说明青年教师承担课题有助于论文发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科研与教学并不矛盾。

    (3)科研奖励

一般而言,科研奖励是反映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绩效的重要综合性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本次调查发现,近 5 年有 55.2%的青年教师获得过区级以上的科研奖励,没有获奖的占44.8%。这与教师承担课题和论文发表的情况基本一致,总体反映出目前中学青年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业绩不够理想,是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评价一共设置三个维度,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每个维度包含四项内容,每项内容设一至五个评价要点。问卷采用五点量表正向计分, 从低到高依次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计 15 分。通过 SPSS22.0 统计软件处理,得出本次调查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绩效评价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 1)。

 

 

 

分析表 1 的数据可以发现,样本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总体情况有如下特点: 首先, 从平均值的数值来看,专业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比较高,说明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其次,专业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标准偏差均比较大,说明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得分比较分散,离散程度较高,发展水平分化比较明显,彼此差距较大。事后检验也发现,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水平在组内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0.05P0.01主要表现为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水平低于示范学校青年教师,初级职称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水平低于中教二级及以上职称青年教师等。下面分别对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具体分析。

      1、专业精神

1 的数据显示,青年教师专业精神平均分为 17.1,高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平均分。专业精神各分项得分最高的是专业信念,4.36,最低为职业道德,4.18,但都低于中位数,且标准偏差较大。这种情况说明, 第一,专业精神整体发展水平比较高,是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中发展最好的; 第二,专业精神方面最需要加强的是职业道德; 第三,在专业精神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年龄、职称和任教学校类别的差异。如,31—35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专业态度和专业道德得分明显低于 36—40岁的青年教师,且 P=0.0030.01,呈极显著差异。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与中教二级和中教一级的青年教师在专业精神的各个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显著性系数最大为 0.006,最小为 0.001,前者得分明显低于后二者。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与示范学校青年教师相比,特别是与市示范学校青年教师相比,在专业精神的各个方面也几乎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专业精神发展各项得分均低于后二者(详见表 2

      2、专业知识

 

      1 的数据表明,专业知识整体平均分16.30,其中,条件性知识最高,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最低,尤其是通识性知识,只有 3.96。此外,除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略高于中位数外,其他均低于中位数。说明,第一,专业知识发展整体水平比较高;第二,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发展水平优于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反映出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知识面相对欠缺; 第三,除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为发展水平较好的青年教师略多于发展水平较差的老师外,其余均为发展水平较差的青年教师人数更多一些。从相关性分析来看,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水平跟年龄、职称和工作学校有关系, 与其他因素关系不明显。具体表现为:(131—35岁的青年教师,其通识性知识明显不30岁以下年龄组的青年教师,而实践性知识则明显低于 36—40 岁年龄组的青年教师, 差异显著性系数分别为 0.002 0.00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两者之间差异很大。2) 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方面和中教一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有很大差距,前者明显不如后者,差异显著性系数分别为 0.0060.0020.002达到极显著水平。3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各项得分与示范学校青年教师相比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水平与示范学校青年教师差距明显(详见表 3

 

       3、专业能力

根据表 1 显示的数据,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整体平均分为 16.36,略高于中位数,标准偏差系数较大,说明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分化现象比较突出,专业能力发展较好的教师稍多于发展较差的教师。从各分项能力看,自主成长能力得分最高,为 4.18,其次为班级管理能力,4.13,研究能力最低,只有 3.97此外,除研究能力平均得分低于中位数外, 其他各项能力平均得分均高于中位数,但标准偏差系数均较大。说明青年教师的自主成长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发展相对更好一些,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最为薄弱,是四项专业能力中唯一的能力较差青年教师占多数的项目。

从相关性分析来看,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与职称、工作学校类别有较大关系,与教学荣誉和班主任工作荣誉也有一定关系。具体表现: 第一,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自主成长能力得分均明显低于中教二级及以上职称教师,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其专业能力发展水平与其他职级的青年教师有明显差距,详见表 4; 第二,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各项得分均低于示范学校青年教师,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与示范学校的青年教师也有明显差距,详见表 5;另外,没有获得教学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其教学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区骨干教师,没有获得班级管理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其班级管理能力得分也明显低于区优秀班主任,差异显著性系数均为 0.004,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未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称号与获得过该级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相比,在相应领域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绩效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首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体表现良好。主要体现在教学业绩比较突出和专业素质较高两个方面。从教学业绩方面看,无论是任教毕业班的经历、主讲展示课、指导学科竞赛,还是教学获奖,多数青年教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将近四分之一的青年教师还成为了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专业成长绩效突出。从专业素质方面看,无论是专业精神、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青年教师总体得分都比较高,说明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整体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且三者之间发展水平比较均衡。

第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绩效的部分组别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工作业绩方面的类别差异和专业素质方面的校际差异、职称差异和年龄差异等。工作业绩方面,教学业绩表现最好,但班主任工作业绩和教育科学研究业绩均不够理想。首先,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年教师入职以后从未担任过学生管理工作,将近一半的青年教师没有担任过毕业班班主任,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经历是不完整的,对其专业成长也是不利的。其次, 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绩效水平较低,其中原因及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专业素质方面,首先,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发展水平及各维度发

 

 

 

 

 

 

 

 

 

 

 

 

 

 

 

 

 

 

 

 

 

 

 

 

 

 

展水平均明显低于示范学校,且差异显著。其次,除专业知识的个别维度外,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水平均显著低于中教二级及以上职称青年教师。此外,31—35岁青年教师在专业态度、职业道德及实践性知识等方面均明显低于 36—40青年教师,反映出 31—35 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期现象比较突出。这些事实表明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水平与其工作所在学校和职称有很大关系,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

第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绩效水平分化比较严重,个体间差异很大。从工作业绩上看,无论是教学业绩、班主任业绩、科研业绩的整体水平,还是各项具体指标,各水平组的青年教师都有,离散现象明显,且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青年教师工作业绩相差很大。从专业素质上看,青年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整体得分及各项具体指标得分也很分散,且低分人群和高分人群得分相差较大,反映出青年教师之间专业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彼此差距较大。

第四,青年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问题比较突出。相比于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自主成长能力,青年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发展水平最低,是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认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水平,目前需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 工作。一是加强普通公立学校整体能力建 设,使学校能够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更大的责任。目前普通公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 展水平之所以和示范学校有较大差距,主要 是因为多数普通公立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 能力不足。因此,加强学校整体能力建设是 当前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面临的紧 迫任务。二是要在职称晋升、跨校(区 习和交流、教师培训、教研指导等方面为专 业发展处境不利的青年教师提供有针对性 的政策支持,切实帮助处境不利的青年教师 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促进教育公平的发 展。三是在课题申报、工作量核算、科研指 导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青年教 师积极开展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大力 提高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