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

教师微笑是如何表达意义的?

时间:2017-11-17  来源:基础教育 2017年8月   作者:张鲁宁   点击:

 

教师微笑是如何表达意义的?

——教师微笑的现象学分析

张鲁宁

摘 要:任何的教师微笑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生活境域”之中的,教师微笑的意义也不是由教师微笑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微笑所置身于其中的那个“境域”决定的。在“看”到教师微笑时,学生是“沉浸”在微笑境域之中的,是与当下的微笑境域浑然一体的,现象学把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投入”。在“投入的看”中,学生不断的体验、经历、描述、解释着教师的微笑,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理解就在此时发生了。与“发生在生活境域中的微笑”相比较,现实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种“形式的微笑”。“形式的微笑”是被教师刻意的带入到生活境域中的,“形式的微笑”不能产生教育意义。

关键词:教师微笑;现象学;境域;理解;形式的微笑

每个学生都喜欢微笑的教师,因为微笑能带给我们温暖、鼓励、接纳和勇敢。同时,微笑也意味着理解、赞扬和信任。

固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微笑的教育价值,教师也应该微笑着面对学生,但是,教师微笑为什么能够产生教育意义,学生又是如何“领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的?对于这些问题,还几乎没有人去探讨。本文的研究就在于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在这一刻,教师的微笑‘显现’出来……,这时,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学生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这是日常生活中,教师微笑显现出来、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语言,也没有解释,只有教师微笑的“显现”,只有学生的“看”,但是学生却“领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那么,这样一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当我们用现象学的方法去“看”时,就会发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蕴含着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性的活动” :我们看到的任何的教师微笑都不是无缘无故地“自然”出现的,而是在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生成”出来的,教师微笑的意义也不是来自于“孤立地”教师微笑本身,而是来自于教师微笑所发生的整个“生活境域”;学生“看”和“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过程,也不是“对象化”的“看”和“理解”,而是“投入到微笑境域中的看”“体验的看”。在“看”中,学生不断地体验、经历、描述、解释着教师的微笑,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理解就在此过程中发生了。

本文的研究正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把教师微笑放置在“实际生活境域”中,从教师和学生“生命性活动”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从“教师微笑显现出来”到“学生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的整个过程。

一、教师微笑的意义来自于微笑发生的“生活境域”

当我们问,教师的微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常会这样描述:教师的微笑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而亲切。或者,我们也可能这样描述:教师面庞上浮起的微笑,缓缓地荡漾开来……。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教师的微笑,我们会认为这样的描述是真实的、正确的。但是,依据现象学的理论,这些看起来真实的描述,其实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为什么呢?现象学理论告诉我们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直接经验到的教师微笑总是蕴含着特定意义的,比如,当学生疑惑自己是否应该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这时教师的微笑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当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而冲进教室时,这时教师的微笑就意味着谅解和安慰。但是,在我们当前的这些描述中,那些蕴含着特定意义的教师微笑不见了,剩下的只是关于教师面部微笑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固然能带给我们“温暖、温和”的意义,但是却无法描述出教师微笑在特定境域中蕴含的特定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描述出蕴含着特定意义的教师微笑呢?现象学理论告诉我们说,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任何教师微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生活境域中的,比如,教师微笑可能发生在学生上课迟到时,也可能发生在学生回答问题紧张时,还可能发生在学生希望被肯定时。同样,教师微笑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生活境域中才能够被表达出来,而相反,“孤立地”教师微笑则不能表达意义。因此,要描述出蕴含着特定意义的教师微笑,首先就必须描述出(这一次)教师微笑发生的生活境域。

那么,什么是境域呢?在胡塞尔(EdmundHusserl)看来,“任何的意向经验中的对象永远都不会完全孤立地和封闭地、完全不确定地和未知地被经验,而是作为处于某个联系之中的东西,作为某个在环境之中和出自某个环境的东西而被经验到的。每一个现时的我思都具有其视域(晕、背景、感知域)……所有的经验都具有一个视域结构,所有关于某物的意识也始终是视域意识”,胡塞尔把这样一种意向经验中的对象能够被经验到、能够被意识到、能够让经验对象显现出来的整体、背景、感知域,称为境域(或被译为“视域”)。这也就意味着,任何我们经验到的对象都是在一定的“境域”中与我们“照面”的,任何的经验对象都有其发生的特定“境域”。克劳斯·黑尔德(Klaus Held)对此解释说,“胡塞尔认为经验对象从来不是孤立地向我们显现的,不如说,它们总是在意义中相互指引的,总是在某个意义指引的网络中与我们照面的。而诸境域通过它们之间的指引也就构成了一个境域性的总体联系,也就是作为普遍境域的世界。”因此,依据胡塞尔和克劳斯·黑尔德的观点解释,经验对象在境域之中,也就是说经验对象在意义关联之中,在意义相互指引之中。因此,在教学境域中,微笑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在教学境域中各“事物”之间的关联之中,总是在“事物”意义的相互指引之中。这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教师微笑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孤立地”微笑,而是微笑所出自的整个生活境域,我们看到的是生活境域之中各“事物”之间的关联,看到的是生活境域之中各事物之间意义的相互指引。因此,当我们看到教师微笑时,也就看到了微笑所指引的意义,也就是微笑的意义。

因此,依照于现象学的境域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蕴含着意义的教师微笑:教师这一次向“我(学生)”投来的微笑,不同于其他教师的微笑,也不同于这个教师以往的微笑,而是发生在当下境域中的微笑,教师这一次的微笑可能发生在学生回答问题紧张时,可能发生在学生朗读课文遇到困难时,也可能发生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正是在这一刻,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发生在当下教学境域中的教师的微笑,并不是试图去认识什么,而仅仅是“朝向”学生的温暖的微笑。朝向学生的什么呢?可能朝向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也可能朝向学生朗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朝向”学生的微笑,并不是当下瞬间完成的,而是一种“经历”的微笑,教师在“经历”着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和不知所措,在“经历”着学生读书中遇到的困难和继续读下去的勇气……。这样,在教师温暖的微笑中,就渐渐有了关注、关切、鼓励、不要着急、等待等意义。正是在“这一刻”,在当下,学生看到了教师投来的亲切而温暖的微笑,学生理解了教师微笑中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对“教师微笑”的现象学的描述中,我们会看到,教师微笑的意义并不是由微笑本身决定的,也不是由学生——这个教师微笑的观察者决定的,而是由这样一个教师的微笑、这样一个学生的(回答问题,朗读等)境况、这样一个课堂的氛围,共同构成、共同维持的“意义境域”共同决定的。因此,当学生看到教师投来的温暖的微笑时,学生看到的并不是“孤立地”教师微笑,而是让教师微笑显现出来的整个境域。在这样一个境域中,在看到教师的微笑时,学生也就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

二、学生“看”到教师微笑“这一刻”时的现象学描述

在这一刻,学生‘ 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学生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那么,在这一刻,学生是如何“看”教师微笑的呢?学生是如何“理解”微笑意义的呢?本部分将描述和解释学生“这一刻”“看”的过程,下一部分描述和解释学生“这一刻”“理解”的过程。虽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学生在这一刻的“看”过于“沉寂”,过于短暂,“这一刻”的过程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运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让学生“这一刻”的“看”显现出来。

依据现象学的理论,学生当下“这一刻”的“看”决不是一个主体站在一个客体对面的看,也不是“观察”“研究”客观对象的看,而是,首先,当学生“看”到教师微笑时,就已经“沉浸”于微笑发生的境域之中了,就已经“投入”其中,“丧失”于其中了,现象学把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投入”“沉浸”。那么,什么是现象学所说的“沉浸”“投入”呢?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关于“沉浸”“投入”的体验,比如,当我们在聆听音乐时,做科学研究时,或者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都会有“投入”“沉浸”的体验。在“投入”到生活中时,我们不会把我们的生活、正在聆听的音乐、正在做的研究,看作被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甚至也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聆听音乐或者正在从事研究,而只有对当下活动的体验,只有对当下活动的“经历”。当然,学生当下的投入、沉浸,并不可理解为学生要去投入、沉浸到什么地方,似乎学生在这个境域之外似的,而是说当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就总是已经在当下境域之中了,就已经与当前的境域融为一体了,这就是学生“这一刻”“看”的体验状态。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事例来说明学生当下这一刻投入、沉浸的“看”的状态。比如,当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而紧张地冲进教室时,这时他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在看到教师微笑时,学生并不会去关注教师是如何微笑的,也不会去思考教师为什么会微笑,而只是在看到教师微笑的那一刻,就已经“沉浸”到当下的微笑境域中去了,就已经“投入”到当下的微笑境域中去了。在教师的微笑中,就已经在体验、在理解教师微笑的意义了。

因此,学生这一刻的“看”不是观察、研究的“看”,而是投入、沉浸、体验的“看”。在“看”到教师微笑时,学生与教师微笑一起回响着、一起回应着、一起经历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没有内在与外在的区分,也没有概念与对象的区分,一切都在构成之中,一切都在体验之中,而直接的体验就已经是充满着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在直接的“体验的看”中就有了理解,理解在“看”的“这一刻”就已经发生了。

三、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过程的现象学描述

那么,在投入的“看”、沉浸的“看”、体验的“看”中,学生理解是如何发生的呢?

依据现象学理论,学生之所以在“看”到教师微笑时就能够理解教师微笑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学生有一种直接把握教师微笑意义的能力,海德格尔称之为“领会”。海德格尔认为,领会是此在存在的基本方式,此在“在生活世界中存在”就已经对世界有所领会。海德格尔认为,在生活世界中,此在与世界都不是现成存在的,而都是境域化的,在境域中此在与世界相互构成着,相互缠绕在一起,而领会就发生在此在与生活世界的相互构成、相互缠绕之中。海德格尔还认为,此在能够领会其存在于其中的生活世界,还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那就是此在与生活世界之间已经存在了某种意义关联,已经对生活世界有所“了解”,海德格尔称这种“了解”为“前理解”。而领会就是此在带着自己的“前理解”不断地去体验、不断地去描述、不断地解释当前的生活世界,而在此过程中此在的体验、描述、解释同时也参与了当前生活世界的形成,也构成了当前的生活世界,这样,此在的“前理解”与生活世界之间就渐渐的发生了某种视域融合,领会就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因此,依据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理论,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理解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领会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微笑不断描述、不断体验、不断解释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过程显现出来,本文在此借助于这样一个“事件”来分析:假如,现在是在语文课上,作为学生的“你”被教师叫起来朗读课文。“你”的朗读并不流畅,甚至还有几个字读错了,引起了其他一些学生的小声纠正,这时“你”有些紧张,还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你”抬头看了看教师。这时,“你”看到教师正在静静地看着你……,在看到“你”的目光的那一刻,教师露出了微笑,在教师的微笑中“你”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然后,“你”安静下来,朗读完了课文。在这个“事件”中,教师微笑的意义在于告诉“你”,教师体会到了“你”现在的紧张,教师相信“你”能够读好课文。在“你”看到教师微笑的那一刻,“你”也就理解了教师微笑中蕴含的意义,于是“你”安静下来,读完了课文。那么,在这个“事件”中,学生是如何理解教师的微笑的意义的呢?

我们可以这样现象学地描述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过程:假如现在“你”是被教师叫起来朗读课文的学生,“你”的朗读并不流畅,甚至还有几个字读错了,引起了其他一些学生的小声纠正,这时“你”有些紧张,还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你”抬头看了看教师。这时,“你”看到了教师正在“静静地看着你”,在“你”抬起头的“这一刻”,“你”看到了教师“这一刻”的微笑。在教师的微笑中,“你”理解了教师微笑表达的意义。在教师的微笑中“你”理解到了什么呢?在“教师微笑”中,“你”体会到了教师对你的关注,“你”知道了教师正在倾听着你的朗读;“你”知道了教师经历了你读书中遇到的困难,也感到了在遇到困难时教师默默地给你的鼓励;“你”还体会到了教师已经知道了你的紧张和不知所措,但是教师又看到了你继续读下去的努力和勇气;也许教师对你的读书有些遗憾,但是教师又在微笑中表现出了对你的那么的信任。因此,在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你”看到了教师朝向你的微笑中的关注、鼓励、遗憾、信任……,在这一刻,“你”理解了教师微笑中的意义,这时,你的焦虑渐渐消失了,你的紧张渐渐消失了,你的不知所措渐渐消失了,“你”渐渐地平静下来。因此,教师这一刻的微笑是一种询问,询问着你的紧张和困惑;教师这一刻的微笑是一种回应,回应着你的紧张和焦虑;教师的微笑又是一种相信,教师相信你能够读好课文;教师的微笑又是一种等待,教师在等待着你能够继续读下去……。也许在没有看到教师的微笑之前,“你”还在紧张、焦虑和不知所措,但是在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你的紧张、焦虑和不知所措就彻底消失了,“你” 在教师的微笑中看到了教师对你的理解、信任,“你”也在教师的微笑中确认了教师对你的信任和鼓励。因此,教师当下这一刻的微笑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教师的礼貌,而是一种必要的确认,是一种交流中的确认,是一种生成中的确认。在交流和确认中,“你”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在这样一个“事件”中,我们看到,学生当下“这一刻”的“理解”,并不是学生站在微笑之外运用概念和理论分析、研究微笑的过程,而是学生“投入”到当下教学境域中,体验、经历、描述教师微笑的过程,在不断地描述、不断地体验、不断地解释、不断地揣摩中,学生就渐渐地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

那么,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理解是何时发生的呢?依照海德格尔的解释,这个“何时”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现成的时间,而是一个体验中的时间、一个等待中的时间。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时间可能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微笑的投入中,可能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微笑的体验中,可能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微笑的经历中,可能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微笑的揣摩中,也可能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微笑的解释中……。因此,这里的“何时”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时间,而是一个理解中的时间,一个经历中的时间。这个“何时”也只有在学生投入到教学境域中,沉浸到教学境域中,专注于教师的教学时,才会到来。

四、“发生的微笑”与“形式的微笑”的对比

教师微笑是发生在具体的生活境域之中的,教师微笑的意义也只有在具体的境域中才能显现出来,本文把这种微笑称为“发生在境域中的教师微笑”(简称“发生的微笑”)。与发生在境域中的微笑相比较,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形式的微笑”。形式的微笑指的是那些并不是在教学境域之中当下发生的,而是由教师刻意带到教学中的微笑,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教师要保持微笑,要面带微笑,等等,这些都属于形式的微笑。那么,“形式的微笑”与“发生的微笑”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形式的微笑”能够产生意义吗?

结合前文所述,“形式的微笑”与“发生的微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成上,“发生的微笑”是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微笑不能脱离开特定的生活境域而存在。而相反,“形式的微笑”则是被教师带入到生活境域中的,“形式的微笑”能够脱离开生活境域而独立存在,并能够出现在生活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第二,在教师与微笑的关系上,教师与“形式的微笑”之间是一种对象化的外在关系,“形式的微笑”能够被教师所控制,能够被教师“精确地”掌握,是教师可以任意处置的外在对象。相反,在“发生的微笑”中,教师与微笑之间是尚未分化的,教师与微笑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与微笑之间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关系。第三,在意义表达上,“发生的微笑”的意义是由微笑本身显现出来的,是正在生成着的、正在流动着的、正在构成中的,微笑的意义是可以当场领会的。“形式的微笑”的意义,则是现成化的、固定化的、刻板的,是服从于教师的逻辑中心地位的。

那么,“形式的微笑”能不能产生意义呢?我们在这里借助于一个事件来分析:比如,一位新教师为了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保持微笑,在提问学生问题时他微笑,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他微笑,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他也微笑,在讲解知识点时他保持微笑,在对知识点提出疑问时他还保持微笑。这样的教师固然有温和可亲的一面,但是那些发生在不同生活境域中的对于学生有着不同体验、不同意义的微笑却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境域的、形式的微笑,这样的微笑也只能留给学生虚假的印象。因此,“形式的微笑”仅仅是外在于教师的一些“对象”,这样的微笑不能在具体生活境域中产生意义。

五、结语

本文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教师微笑的一种尝试。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教师微笑,不同于把教师微笑看作一个“客观对象”的研究,而是把教师微笑放置在“实际生活境域”中,从教师和学生“生命性活动”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教师微笑的显现和意义表达的研究。在这样一种研究中,教师微笑就不再是一个“客观化对象”,而是关联着教师微笑发生的整个境域的“意义关联对象”;学生理解教师微笑意义的过程,则是学生投入、体验、领会、理解等生命性活动的过程。虽然我们不能认为这样一种研究已经描述和解释清楚了从“教师微笑显现出来”到“学生理解了教师微笑意义”的整个过程,但是至少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微笑有了某种不一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