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

语文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

时间:2017-02-23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6   作者:李洪芹   点击:

语文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

李洪芹

[摘 要] 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目前,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中人文素养培养不够,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成为师范类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注重对教学内容人文因素的挖掘,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注重陶冶学生情操等,从根本上通过各种渠道去催生他们美好品格,使他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和谐美满。同时,要提高语文专业学生书写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要提升学生的数字化信息素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 2016 S1-0100-02

改革开放已然 30 多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逐步实现了大众化,教育体系的规模逐渐扩大,人民的受教权力得到了保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稳步提高教育的质量,使国民素质不断提升。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目标:培养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师范类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师范院校的重要职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向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师范类高职院校要立足于人才培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培养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体现自身特有的育人价值。在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过程中,应重视建构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具体可从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数字信息素养三个方面建构和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人文素养

人文因素的挖掘要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语文是一门极富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的教学门类,其更多地关注人生和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在陶冶性情、塑造人格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极好的途径。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额外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熏陶。在改革师范院校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培养和树立“精品”意识,多挖掘那些具有文化内涵、富有艺术魅力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可以对话古今中外的大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学生通过拜读大师的作品,体会大师的文化内涵和极具魅力的人文情怀,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眼光。教师要善于把教学中那些最富美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内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去主动感悟与发现美,从而树立其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

其次,汉语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师范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去激活原本凝固化的语言,使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性感受、人伦情怀和生命精神得到激发。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仍可以借鉴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曾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在一些现代作品中,《百合花》中通讯员勇于献身的付出精神、《我的母亲》 中母亲勤劳朴实的性格,都为当代学生树立了榜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这些人文瑰宝,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及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个性发展,以便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社会。 

再次,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文素养不能简单的灌输和说教,培养要具有渗透性。尤其是语文教学要额外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及学生人格的潜移默化形成,借助阅读教学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一方面,爱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们应该呼吁课外阅读,甚至可以将课外阅读项目纳入素质教育当中,把它看作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习惯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这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积累,长期的阅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和看待事物的方式。同时,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反思自我、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从而养成自省和深思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是耽误学习而无益处的行为,但是许多名著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否则很难理解作品中体现的时代寓意和背景。如果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体会表面涵义的层次,那么课外阅读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可言。

高职语文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力军,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高职语文学生来说,不仅是自身素养的体现,更是代表着国家未来人才的走向,所以对于高职语文教育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要求必不可少。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催促学生发展自身的“精神家园”。

二、专业素养

为了师范类高职语文专业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其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以及更大的权利与责任。语文专业学生要充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练就过硬的基本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树立“合理用时,科学用脑,文理兼顾,不断进取,全面成才”的生活和学习理念,以多角度、全方位、高品质的思维方式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首先,书写技能的提升。对于师范类高职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逐步渗透。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代表,其结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符号,汉字在书写过程中讲究的是形体美和书写艺术。汉字的书写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其书写过程也是陶冶情操、养成高雅情趣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我国文化的热爱、促进文化传承,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促进人们性格、态度、气质和情怀的养成等。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字如同一个人的脸面,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文内涵的凸显。汉字的书写练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习惯的过程,这也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炼以及情操的陶冶。

其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素质之一,艺术化地表达会提高艺术的感召力。艺术化的表达来自对生活的感悟,而创新有赖于知识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平时善于积累,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创新的思维便油然而生。总之,艺术化的表达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师范类高职语文专业的学生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社区,感悟生活并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数字信息素养

数字信息素养指的是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能力来定位、组织、理解、评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首先,再创造素养,指的是创造性的“复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整合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和声音)中现有的且相互独立的信息,赋予其新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合成和多维思考的能力。

其次,学生的分支素养,指的是他们驾驭超媒体素养技能。学会运用非线性的信息搜索策略从貌似不相干的零碎信息中建构知识。也就是说,在超媒体的空间中,学生要能在各种复杂的知识领域之中“游刃有余”。

再次,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在信息时代,师范类高职语文专业学生应该善于利用信息,善于去伪存真。换句话说,不仅仅要具有信息的使用和搜索能力,还要具有判断性的思维,这是任何学习环境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最后,社会情感素养,指的是要能以数字化的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学会在虚拟的环境中生存。这是所有技能中最高级、最复杂的素养。即在数字环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获得社会情感的交流,培养综合科学技能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