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忻 李欣雨 颜美婷 )11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教师专题研讨会在教师教育学院A101教室召开,会议主题是“从科学实践到科学教育研究实践:一种认识论范式的迁移”。教师教育学院领导、全体学科教学论教师以及部分教学论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化学学院邓阳教授首先作了主题报告。他清晰地阐释了科学实践的概念和类型,指出科学实践是产生并解决科学复杂问题的过程。推理、证据推理是其关键要素。通过不同学科案例,邓教授深入论证了科学解释和科学论证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如何建立、论证和确证尝试性解释。最后由科学实践转向科学教育研究实践,并论证科学实践和科学教育研究实践可以进行一种认识论范式的迁移。
王后雄教授对此进行点评。他指出,邓阳教授的主题报告积极响应了国家提倡教育、科学、人才一体化,双减过程中科学教育要做加法等一系列号召。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和有关科学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同时,王教授还认为邓阳教授的报告极具开拓性,跳出了化学学科的局限,将本学科当成一门科学来教授。此外,王教授建议:开辟一个科学教育专栏,围绕科学教育课程的一体化、研究范式、科学教育评价等问题,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并对科学素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在讨论发言环节,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陈实教授提出了独特的视角,强调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不仅要注重科学的严谨性,还需融入人文精神,除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以外,还要关注到教育的对象是人。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乔翠兰教授赞扬邓阳教授的报告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其中“规范”“主张”和“还原”等概念的提出具有启发性,并对教师教育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表示感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徐章韬教授指出邓阳教授此次主题报告框架清晰、可操作性强、案例丰富且不局限于学科本位、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认识论的范式变迁,主张鲜明、规范且具有深度。
生命科学学院孔艺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邓阳教授主题报告的体会,提出要在学生的学习研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其次,科学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学科内部,科学教育不应只是理科学科的拼接组合,还可以融入人文艺术,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优势。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要在全球化时代展现自身特色,做出既符合时代需求又能为全球的科学教育做出贡献的理论成果。
化学学院胡杨副教授指出在进行研究时,还应考虑到科学实践有不同的属性,各种属性侧重不同,也可以根据科学实践的不同分类将模型进行完善。
(审读人:吴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