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

教师课程观至关重要

时间:2017-09-22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17年6月   作者:吕达   点击:

教师课程观至关重要

­——评苏强的教师课程观研究

吕达

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理念更新是前提;课程教学是核心;教师队伍是关键;考试评价是导向。世纪之交以来的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广义的教育改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理念、态度、行为和表现,无不取决于他们的课程观。教师的课程观,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目标。近年来,教师课程观研究,与以往相比逐渐得到重视。然而,教师课程观究竟包括哪些含义;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整体形态与结构特点究竟如何;教师课程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它对教师个体和团队的意义,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乃至对整个教育改革的影响,并非每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苏强的专著《教师课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紧紧抓住教师课程观问题,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我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700位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观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总体状况、构成特点及形成历程等相关问题,形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理论架构,并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针对课程观实践转化中的异化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进而勾勒出未来课程观的发展愿景。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其一,作者根据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首次界定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六种取向及其内涵,形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整体架构。“六种取向”的首创性、独创性值得重视。其二,作者采用覆盖大范围的量化研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不平衡性,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分层抽样,进而对三类区域教师的课程观形态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区域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构成及特点。同时,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观置于国际环境中进行中外教师课程观的比较研究,探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及其原因。这将助推我国教育进一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三,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作者利用扎根理论透过繁杂的现象揭示了影响中小学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因素:教龄、教材、学生、制度、环境,这些因素最终催生了教师个体独特的课程观。总之,中小学教师课程观,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现实的时代性;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动态的发展性。

日益深化的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建构同改革理念相适应的课程观,而任何课程观只有转化为实践行动并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具有意义。因此,教师除了明白课程观的内涵与特点之外,具备将之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课程观要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异彩纷呈的教育活动中,落实到课程实施中尤其是课堂中,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落实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全体学生身上,就必须培养和树立发展性课程观。这是本书的一个纲。

纲举目张。发展性课程观含义非常丰富,从宏观看,大别而言,既可以从时间的维度阐述,也可以从空间的维度阐述。所谓时间的维度,就是要处理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事业。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如果用通俗的话作粗略的勾勒就是,今天的人(教师),用“昨天”的事(精心选择和组织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亦即课程、教材、教学,进行传承,进而加以创生),培养明天的人或者说培养开创明天的人(学生)。“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悠悠万事,教育为本。进而言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社会。在这里,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必须用发展性课程观来解决好滞后性与前瞻性的矛盾,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性的矛盾,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借鉴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所谓空间的维度,引申古德莱德的说法,就是要处理好理想课程(或曰专家的课程)、官方课程(或曰政府的课程、文件的课程)、领悟课程(或曰教师的课程、教材为载体的课程)、运作课程(或曰课堂的课程、教学所体现的课程)、体验课程(或曰学生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是上位对下位起制约作用的关系,又是下位对上位可能起反作用的关系。下位课程对上位课程而言,不可能完全等同,有时会超越,有时会衰减,超越不见得都好,衰减也不见得都不好,关键看是否符合自身实际。在这个维度上,教师承上启下创造性劳动的关键作用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能否真正领悟,或者说领悟得正确与否,深刻与否(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课程改革),能否既出新、又守本(既明白应当改革什么、怎么改革,又懂得必须坚持什么、怎么坚持),实在是课程改革能否避免和克服激烈摇摆、大起大落、过于偏颇的关键,甚至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若能拥有发展性课程观,就无异于掌握了处理好上述层层关系的法宝,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课程改革稳步健康地不断深化和升华就有了重要保证。  

本书作者以问题为导向,锲而不舍,锐意进取,近年来科研成果十分丰硕,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令人欣喜。我乐意向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推荐这本书。相信本书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发展性课程观,解决课程观与课程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进而防止或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偏颇,具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