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至6日,教师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团队赴河南省罗山县开展了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2024年乡村义务教育校长提升培训返岗实地指导工作。由我校教育学院教授姚林群和我校培养的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郑州一中金水校区负责人张朝奎等组成的指导团,先后深入罗山县莽张镇初级中学、庙仙乡初级中学、县第四实验初级中学进行了实地指导,罗山县教体局有关负责同志全程参加了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根据项目实施要求,组织了实地诊断代表学校、观察管理和教学实践、专家送教、校长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结对等系列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

3月6日上午第一站,专家团队走进莽张镇初级中学,实地体验了校园文化,观看了学校主题宣传片,学校副校长姜韬以《向泥土扎根,向云端生长》为题,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办学特色、文化建设、学科教学、“双减”背景下的“五育”融合及前进中的困惑等。专家团队在对学校发展状态和办学质量反馈中指出:莽张初中作为罗山县一所规模较大的乡村初中,学校顶层设计高水准,办学有温度,管理过程精细,发展有特色,育人成果丰硕;学校坚守“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努力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发展,并凝炼出“师德修为+学习培养+实践锻炼+制度激励”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操作性好,接地气,对推动学校发展具有引擎作用。对于学校发展中的困惑,如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农村初中优秀教师进城流失问题、“双减”背景下学生减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专家团队提出了通过“青蓝工程”、骨干引领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构建“沉浸式德育”环境,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建议。

3月6日上午第二站,专家团队走进罗山县庙仙乡初级中学。首先观摩了由该校语文青年教师执教的一堂AI教学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示范课,专家团队在点评中给予了“课堂实现了AI技术的创新应用、任务群教学的系统设计、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找到了传统教学与创新模式的最佳平衡点”的高度肯定,同时提出了“教师需关注学生认知体系、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系统性转变,在知识建构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的建议。随后,姜国策校长以《苔花绽放处,乡镇教育兴——庙仙中学的坚守与突围》为题,从“办学根基、深耕坚守、突围之路、未来愿景”四个方面汇报了学校的办学实践。姚林群教授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庙仙初中的学生眼里有光,这源于教师团队的教育情怀。建议进一步办好学校特色,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教育样本。张朝奎校长则从办学策略层面提出建议: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理念,在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家校协同等方面形成特色发展路径。最后,专家团队和校长们围绕乡村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举行了校长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结对仪式,为乡村校长的持续成长搭建了平台,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动能。

3月6日下午,专家团队走进罗山县第四实验初级中学,为全县150余名语文教师做了题为《让学习真实发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送教讲座。姚林群教授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到核心素养的深度落地,围绕“知识本位”到“素养导向”、激活名著阅读新路径、培育发散思维与共情力等维度,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指出:“真正的学习,是让学生在与文本、与生活、与时代的对话中,成长为有思想、有情怀的人”,点燃了乡村教育教学的创新之火!参训的老师们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蒙与文化的传承。华中师范大学通过“国培计划”,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最接地气的实践策略带到罗山县,助力乡村教师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为教师们打开一扇看见世界、思考人生的窗。
据悉,学院已于2024年9月完成了该项目为期10天的集中面授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诊断、名校观摩、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等方式,使学员们在学校管理、规划发展、示范引领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本次活动是集中培训的延续,旨在深入落实国培训后跟踪指导精神,提高基层学校解决办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的优秀园长队伍。
(审读人:黎俊玲、吴军其)